欧盟新包装法规生效!出海企业面临“可回收性”大考验

admin 6小时前 阅读数 5 #快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 实习生马榕麟 北京报道 

  继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后,欧盟又发布新规,尝试解决包装废弃物增长速度超过回收率的问题。

  2025年1月22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Regulation,以下简称PPWR),并将在公布18个月后(2026年8月12日)全面实施。

  具体来看,PPWR规定了包装定义、可持续性要求、标签与信息、生产者责任、废弃物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适用于欧盟市场上的各类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法规最终目的是减少包装废弃物、提高资源效率、确保包装的自由流通、实现气候中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包装减量、再生材料、可回收性的具体目标上,PPWR要求到2030年减少5%的包装使用量,到2035年减少10%,到2040年减少15%;除轻质木材、软木、纺织品、橡胶、陶瓷、瓷器和蜡等材料外,所有包装材料都必须满足严格的可回收性标准;塑料包装的再生材料使用目标,到2040年,一次性塑料饮料瓶的再生材料含量需达到65%,PET接触敏感包装需达到50%,其他包装需达到65%。

  欧盟包装法规升级

  “PPWR尤其对塑料包装的再生材料使用比例有严格设定,将迫使企业在前端加大对再生塑料和包装设计的研发和投入,建立高效的回收体系,以实现法规设定的回收目标。”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外,法规的实施需要大量的配套措施和二次立法来确保其有效执行。对中国企业而言,凡是涉及有包装出口到欧盟地区的,都需要进行相关调整,提前了解法律并做出改变,以满足法律要求。

  事实上,关于塑料包装的PPWR规定的内容,业界已经有了普遍的关注。以我国的塑料污染治理为例,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1年治理塑料污染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国际层面,2022年3月联合国环境署推动全球签署“塑料污染公约”。

  但以PPWR对于塑料包装再生材料的使用目标为例,要求到2040年PET接触敏感包装需达到50%。王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PET接触敏感包装一般指食品、药品或其他特殊场景下有要求的包装,我国在再生材料与食品接触这方面一直在做探索,但相关的法规还没有落地,尚未正式允许再生材料用于食品接触的包装。

  “再生材料含量,也叫‘按比例使用再生材料’,在我国的政策基本是鼓励性的,没有强制性。也因为没有法律的强制要求,企业在应用高品质再生材料生产需要增加成本,步调晚于PPWR。不过,绝大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做了再生材料含量技术储备。”王旺表示。

  需要知道的是,按比例使用再生材料,会使得生产商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开始考虑回收、再生的问题,以及是否能使用消费后产生的废料来生产再生材料,以此从源头解决了回收问题。

  “这同时还涉及流通环节、消费者参与以及国家法规的要求,从而形成闭环。这些年,欧盟对法规体系做了全面升级,是基于高效使用资源的逻辑来建立的法律系统,包括要求回收率、再生材料含量、可回收设计等。”王旺表示。

  欧盟对于包装废弃物的立法已经走了二十余年。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欧盟在1994年通过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但未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发布了法规(EU)2019/1020和指令(EU)2019/904,对之前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进行了修订。

  2022年11月30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PPWR的提案,旨在全面更新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管理框架,推进循环经济和气候中立。

  “这项法规从讨论到正式通过经历了3年多的时间,法规发布后,有些具体条款到2030年才开始要求,给了业界一个缓冲期。这对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各种包装都会产生影响。”王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内外包装供应链均可能受波及

  包装废弃物的减量,有着多种治理手段。循环包装占了较大比重,其次是减少不必要的包装。

  “食品、消费品的重复使用模式较少,而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包装。”王旺向记者介绍,以超市里促销的薯片为例,五片薯片就有一层小袋子包装,十片薯片就有一个大袋子包装,“这样的做法这就属于不必要包装。如果国内的品牌,或包装供应链企业还不按PPWR要求生产、设计,出口的时候很可能会有问题。”

  王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塑料包装也不应被“妖魔化”,只要按照可回收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使塑料产品能够在当地市场循环、回收即可,“建立回收的逻辑和技术方法是关键。”

  一方面,国内企业要对塑料包装的再生和循环补足技术,在面向全球生产时,努力避免在可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滞后。

  其次,企业在具备必需的技术能力时,也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与专业机构对接,以满足国际标准。王旺表示。

  “中国市场的销售对这些品牌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在中国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技术路线支持,这些品牌可能会按照全球总部的要求,对国内供应链带来直接压力。国内的供应链企业需要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材料,否则可能会失去国际品牌在中国的供应链订单。”王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利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传播与可持续发展副总裁牟晓燕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介绍,尽管当前的回收技术已经成熟,但行业仍然面临着发展难题。目前,通过再生利用所生产的产品货值尚无法全面覆盖前端回收再利用所产生的成本,瓶颈在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分选难。目前仍有大量废弃包装没有被回收分选进入再生利用体系,导致再生利用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由于复合包装的属性,在再生处理过程中需将包装材料进行分离,所以再生利用端的技术和设备与单一材质包装存在显著差异。”牟晓燕进一步介绍。

  王旺也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目前的法规立法还在酝酿中,但从产业自身角度讲,中国的产品并不弱,“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有面向全球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能力,一旦生产技术和模式成熟,就有全球布局的可能性。关键在于要把塑料当资源看待,实现产业闭环,解决原生材料中没有包含回收成本的问题。”王旺认为,欧盟强制包装使用可回收材料,就要把外部成本内部化,这是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的底层逻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
标签列表